由中国城科会绿色建筑与节能委员会主办的“全国青年绿色建筑夏令营”于2015年8月15日-21日在江苏南京和浙江长兴成功举办。本次夏令营活动得到了朗诗绿色地产的鼎力相助,江苏省绿色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朗绿科技的全力协助,江苏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科技发展中心给予支持。朗诗绿色地产承担了夏令营活动全部所需费用,周到地安排营员食宿、交通、摄像等接待服务;江苏省绿色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派出了员工蒋夏子俊和李金凤全程协助营员管理,专业技术人员范朋慧、王蒙蒙担任辅导员,指导专业技术活动。
参加夏令营的32位同学,来自重庆大学、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安徽建筑大学、天津城建大学、广西大学、山东建筑大学、东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湖南工业大学、江西理工大学等11所高校和浙江省大田中学。他们是在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大学生和高中生,前期都参加了“全国大学生和高中生绿色建筑知识竞赛”并取得优秀成绩。
8月15日,在朗诗钟山绿郡总部举行了简短的开营仪式,中国绿建委副主任委员、上海建筑科学研究院院长张燕平和朗诗绿色地产副总裁谢远建分别代表主办方和承办方致辞,江苏省绿色建筑委员会秘书长、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刘永刚总经理、中国绿建委青委会副主任、江苏省绿色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总经理张赟出席了活动仪式。
在夏令营的组织方、承包方、协办方的共同努力下,为营员同学们精心安排了参观绿色建筑标识项目、专业科普知识展示和相关生产企业,邀请国家级专家授课,绿色建筑设计策划和宣传作品评议等实践活动,此外,还安排了一些知识性与休闲相结合的游览、联谊活动,以满足青年体力充沛、求知欲强的特点,让他们在娱乐和实践中掌握更多绿色建筑知识和绿色生态理念。
1. 参观绿色建筑项目和专业展示
夏令营期间,同学们先后参观了朗诗绿色地产的钟山绿郡和玲珑屿两个住宅项目(见图1、2)。钟山绿郡是朗诗绿色人居第二代创新产品,集诸多创新理念和技术于一身,特别强调营造更加适宜居住的理念,在楼栋内设计出邻里交流活动的空间;玲珑屿则采用朗诗自主研发的新一代辐射型温湿度室内环境调节系统,在公寓内可实现“户室化”调节。营员们虽然都是建筑相关专业的学生,但是均表示第一次看到如此大规模的绿色住宅项目,纷纷感叹大开眼界。
同学们还参观了江苏省常州市武进绿色建筑示范区凤凰宫(武进影艺厅)三星级绿色公共建筑设计标识项目,以及朗诗绿色人居馆、江苏省绿色建筑与生态智慧城区展示中心(图3),更加全面的了解绿色建筑和生态、智慧城市建设的科普知识。参观绿和环保科技公司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工厂,同学们看到了堆积如山的建筑垃圾,通过现代化的生产设备,制造出大批的建筑砌块和道路砖,实现废弃物的再利用和循环经济。
夏令营的第二站,营员们来到了朗诗长兴绿建研发基地,入住朗诗.布鲁克被动式酒店,亲身体验了一次被动式建筑的居住环境。其卓越的保温气密性所带来的隔音效果和舒适性让同学们印象深刻。在布鲁克被动式酒店大楼前同学们听讲解员介绍该项目所采用的绿色技术路线(见图4),图中可见其立体感十足的外立面设计起到了很好的遮阳效果。在基地,同学们还参观了朗诗建筑工法展示厅,认真观看和听取技术人员讲解建筑结构、给排水和通风系统等各细部构造的具体施工做法,不时提出问题。同学们普遍反映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
2. 绿建课堂
夏令营还为同学们设置了绿色建筑课堂,邀请了四位国内知名的绿色建筑领域专家,同济大学程大章教授、南京工业大学教授、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技术研发中心田炜主任、朗绿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栋梁。他们分别围绕各自研究领域从“综合解读绿色建筑”、“水资源有效利用”、“绿色建筑智能化运营”和“朗诗的绿色发展之路”等方面带领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和认识绿色建筑。田炜主任还对绿色建筑知识竞赛中错误率最高的20道试题进行了正确答案点评。同学们积极与专家互动,提出各自所关心的疑问和观点,专家们借助实例分析和解读,与同学们分享经验。
正如一位营员所述,专家们的授课不但让其在知识层面深受启发,更多的是课本以外的知识,犹如田炜主任所提到的:“我们不能为了技术而技术,即使我们使用很少的技术,能够达到舒适宜居绿色环保的要求,这就是好的绿色建筑。”;吕伟娅教授讲到:“做海绵城市的时候,不能一味的依赖技术,要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的环境,选择最适宜的技术,才能达到最理想的效果。”;程大章教授讲到:“要做一个有良心的工程师。”他举例:“如果一个上百亿的项目要建造在湿地上,你接手的话可以得到巨额利润,那么你会不会为了利益,违背自己的良心,去做一个破坏地球生态的恶人呢?”专家们的话语引导同学们不断思考,这样的思考或许正是当下即将步入职场的年轻人所缺乏的。
3. 分组实践活动
3.1绿色建筑模拟设计
夏令营设置了“绿色建筑模拟设计”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通过模拟练习将课堂中所学到的知识和技术运用到实际项目设计中。
辅导员首先介绍了活动方案和要求。在北京、南京和广州三地设计一个建筑面积为10000㎡以上的绿色办公建筑,项目地址、建筑高度、形体、朝向等条件由学生自主设定,要求结合绿色建筑基本理念,充分考虑当地气候特点及建筑功能、环境影响等,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设计方案,并写明采用的绿色建筑技术措施。同学们被分为三组,通过组长抓阄的方式各组选取城市。在辅导员的指导下,各组经过热烈讨论,形成了各自设计方案。此后,各组分别上台介绍他们的方案,专家田炜对三个方案分别进行了详细点评。三个方案都较好的实现了设计要求,针对不同气候,采用了适宜的绿色建筑技术措施。由于时间有限,讨论的还不够充分。
3.2 绿色建筑创意宣传作品评议
为了配合《江苏省绿色建筑条例》的发布,更好地宣传绿色建筑,江苏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科技发展中心受省住建厅委托,开展了“绿色建筑宣传创意竞赛”,收到宣传创意作品150份。
夏令营活动是要求三组同学分别对从竞赛作品中选出的三副作品进行评议,列出每副作品的优缺点,并阐述观点。这三幅作品分别来自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江苏省(赛德)绿色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苏州工业园区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三块展板分别展示出了三个创意方案。
评议中,同学们充分展示出他们对绿色建筑的理解和较高的艺术才能,针对每一副作品讨论极其认真、热烈,讨论结果表述清晰,表现出当代大学生的高水准素养。
为了使夏令营的生活丰富多彩,除专业活动外,还组织安排同学们参观游览了中山陵、明孝陵、南京博物院、秦淮河以及浙江长兴的图影生态湿地文化园。同学们借此机会不但丰富了课外知识,还通过一路上相互的照顾,增进了彼此之间的友情。最后一晚,更是借助联欢晚会热烈气氛的烘托,全营沉浸在欢声笑语中。
夏令营结束后,同学们发来了热情洋溢的体会和收获,一致认为度过了一个难忘的、有意义、有收获的夏令营假期。尽管时间短暂,但拓宽了视野,认识了很多绿色建筑的新技术;获得许多设计灵感,为日后的创造添加了素材;转变了观念,认为绿色建筑,技术是不可或缺的手段,但还应该充分考虑人的主观能动性。不能绝对地用技术创造环境,而应该是用技术改善环境;通过聆听专家的授课以及与同学们的思想碰撞,发现自身的不足和努力的方向;团队实践活动培养了合作意识,与来自各地的同学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同学们希望明年还能继续举办这样的夏令营,安排参观更多的绿色建筑项目,感觉意犹未尽;提出活动可以更紧密些,课程知识量更大些,相关技术交流更深入些,模拟设计实践活动讨论时间更充分些。同学们的反馈信息使夏令营的组织方感到他们的辛勤付出得到了充分的认可和回报,为下一次的夏令营活动组织的更有效打下了很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