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概况
上海市三湘海尚福邸项目位于上海浦东新区张江镇,基地东侧为规划一路,北侧为殷军路,南至规划十字河,西至跃进河。项目为高层住宅楼,用地面积18517m2,总建筑面积56569.11m2。住宅建筑面积为51830.56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38907.9m2,地下建筑面积17661.21m2。建筑容积率为2.0,建筑密度为21%。项目地块建设6栋住宅(1#~3#、5#~7#楼),其中6#楼西侧部分为公租房;1#楼为17层住宅;其余均为18层住宅。项目以《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50378为设计依据,以超越“绿色三星建筑”为目标,既关注“绿色”,又兼顾“健康”,同时注重技术与建筑的结合性。项目结合适宜的绿色建筑新技术新产品,以“绿色、节能、环保、健康”为原则,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体现超越与创新。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以建设生态型居住环境为规划目标,创造一个布局合理、功能齐备、交通便捷、绿意盎然、生活便利、具有文化内涵的健康生态住区。注重居住地的生态环境和居住的生活质量,合理分配和使用各项资源,全面体现可持续发展思想,把提高人居环境质量作为设计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目的。
充分利用天然资源环境、创造自然生态的人居环境,实现居住环境与自然环境高度融合,树立小区自身个性和特征性的形象。理念先进,构思新颖,建造合理,优美的新型住宅。体现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坚持适用、安全、经济、美观的设计原则。
在节地方面,本项目主打“类森林”绿化,绿地率为35%。小区户外活动区域栽种了冠径丰满的树木来提供庇荫,树木投影面积占总绿化面积的70%-80%, 乔木遮阴面积占户外活动场地面积大于48.69%。
在节能方面,建筑全年空调采暖能耗比参照建筑均降低26%以上,主要通过高性能的围护结构技术体系、高效户式中央空调系统、太阳能建筑一体化设计技术和全热回收系统实现。
在节水方面,项目采用雨水回用系统对场地雨水进行管理利用,同时采用节水器具,进一步节约用水。
在节材方面,本项目对地基基础、结构体系、结构构件进行优化设计,整个项目全部区域土建装修一体化,并采用整体化定型设计的厨房,达到节材的目的。
在室内环境方面,本项目采用高性能围护结构,优化室内声环境,同时采用德系门窗,有效提高结构密封性,此外,项目可调节外遮阳、较高的窗地比等措施对室内自然通风、采光、遮阳等起到良好的作用。
图1.1 三星级设计标识证书
二、 技术措施
2.1 节地与室外环境
项目位于浦东新区张江镇,场地为净地交付,场地内无基本农田、风景名胜等自然保护区或文物古迹。经环评分析,场地无污染及环境问题。项目用地面积18517 m2,绿地面积为6480.95 m2,绿地率为35%。住区总公共绿地面积为2317.45 m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2.05m2。建筑基底面积为3577 m2,户外活动区域面积为14940m2,小区户外活动区域栽种了冠径丰满的树木来提供庇荫,乔木正投影面积为7274.15 m2,乔木遮阴面积占户外活动场地面积大于48.69%。乔木数量共279株,平均每100m2绿地面积上的乔木数3.39株。小区入口设计为公园林荫入口,种植阵列植物,设置精致水景;户外设置运动健身漫步道,环绕健康步道,穿行林荫之间;配套商铺屋顶设计为缓坡屋顶绿化增加绿视率,户外场地各类的健身娱乐、休憩、小品,满足不同年龄段的人群。
场地风环境冬季工况下,建筑周边流场分布均匀: 冬季建筑物周围人行区最大风速为6m/s;除迎风第一排建筑外,建筑迎风面与背风面表面风压差为超过 3~4Pa;夏季、过渡季(春季、秋季)室外气流通畅,场地内人活动区不出现漩涡或无风区;50%以上可开启外窗室内外表面的风压差大于0.5Pa,建筑的立面压差有利于自然通风。
本项目提供了一种斜坡绿化屋面,设于功能型建筑的顶面,所述斜坡绿化屋面包括由内向外依次叠构的防水层、植土层以及植被绿化层。所述防水层包括挡土坎、防水卷材以及找平保护层。斜坡绿化解决了现有住宅小区内功能型建筑结构外观单一的问题,进一步增加住宅小区内的自然美观,该设计获得实用新型专利(ZL201720344719.6)。
图4.1 项目绿化
2.2 节能与能源利用
项目共建6栋居住建筑,形体简单,朝向均为南偏东24度,为上海地区适宜朝向。住宅正面间距为32.71-85.71米,侧面间距为13.55-32.96米。
建筑的围护结构采用外墙保温系统,屋顶保温采用75mm厚YF改性保温板,传热系数为0.52W/(m2.K);外墙保温采用50mm+50mm厚YF改性聚苯板,传热系数为0.36W/(m2.K)。选用德系5+9A+5+9A+5隔热铝合金窗,为内开内倒的门窗系统,使室内通风换气更为自然。外窗采用可开启设计,项目各单体的外窗可开启面积比例为33%-40%,项目整体外窗可开启面积比达36.6%。窗墙比能保证较好的采光和通风。室外风环境模拟分析报告、户型窗地比计算报告、外窗可开启面积比例计算报告显示,项目自然采光、自然通风情况良好。
本项目冷源采用多联机空调系统,冷媒为R410变制冷剂流量多联分体式空调机组,机组定额工况下制冷能力衰减不超过15%,所有机组的配管等效长度均不超过70m。空调室内送风均采用侧送方式送风,送风口采用双侧百叶送风口,回风口采用回或侧回单层百叶回风口并安装过滤网。采暖采用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热源采用户式燃气壁挂炉,热效率92%。设计建筑全年空调采暖能耗比参照建筑均降低26%以上,项目综合节能率为75.2%。
通风系统采用全热回收机组,新风由热回收机组处理后经送风盒转至地面送风管,由地面送风口送至各房间,室内回风口设置过滤网。全热回收机组焓效率为59%。项目采用分体式阳台太阳能,集热器设置在阳台栏板处,太阳能集热器倾角75度安装,其中水箱、太阳能站、膨胀罐等设备放置在阳台设备间内,太阳能控制器布置在户内。采用燃气热水器为对太阳能装置的辅助热源,户内热水系统采用户式太阳能系统+燃气热水炉联合的方式供水。
图4.2 太阳能热水系统
2.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本项目设有生活给水、雨水回用给水系统、生活污废水系统、雨水排水系统等。给水水源引自小区南侧市政道路。生活给水采用市政压力供水。总进水管由市政殷军路市政给水管各接入2根,管径DN200。正常供水时,市政供水压力不小于0.16MPa,本工程室外生活消防合用给水管网应布置成环状,小区引入管设阀门及倒流防止器。给水分为四个区,1区:地下室~4F,2区:5F~9F,3区:10F~14F,4区:15F~屋顶层。每户于水暖管井设 DN20mm分户水表。套内分户用水点的给水压力不小于0.10MPa,入户管的给水压力不应大于0.20MPa。
卫生洁具给水及排水五金配件应采用与卫生洁具配套的节水型。所有用水部位均采用节水器具和设备,满足GB/T 18870-2011《节水型产品通用技术条件》及CJ 164-2002《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的要求;生活用水器具的用水效率等级达到国家标准《水嘴用水效率限定值及等级》GB25501-2010、《坐便器用水效率限定值及等级》GB25502-2010的2级要求。
项目设计了雨水回收系统,雨水机房位于地下室,收集场地北部雨水。雨水处理工艺和供水方式为:回收雨水-雨水原水蓄水池-投混凝剂-石英砂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投次氯酸纳消毒剂-清水水池-雨水回用变频给水加压泵-供水点。收集处理后的雨水用于绿化灌溉、道路浇洒、水景补水、抹车和地库冲洗,收集水量基本满足需求。
2.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工程由住宅、地下车库、配套商业、自行车库、设备用房等组成。项目基础采用桩+筏板基础,桩采用PHC管桩, 在各塔楼以外区域布抗拔桩, 在各塔楼柱、墙下布抗压桩。地下室顶板厚度塔楼区域 180mm,塔楼以外非人防区域为300mm,人防区域楼板厚度为 350mm。塔楼区域结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 塔楼以外区域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项目后期对桩基、楼板、基础底板、剪力墙布置及配筋进行优化,项目地下减小夹层楼板厚度、优化基础底板、细化剪力墙配筋,地上采用轻质填充墙,减少非结构混凝土墙,取消实心砖墙;对墙柱布置进行优化,将多墙肢合并为单墙肢,取消原配筋率较大的连梁,且减少边缘构件数量;同时减小梁拉通钢筋直径。本着安全、合理、经济的原则,认真仔细地对本地块结构进行了优化,通过以上一系列优化措施及对优化成果的分析对比,节省了混凝土及钢筋用量,降低了工程造价。优化后共减少地库桩数620根,减少混凝土用量11%,减少钢筋用量36%。
项目施工全部采用预拌砂浆、预拌混凝土,混凝土结构中400Mpa级及以上受力普通钢筋用量的比例99.27%,项目采用的石膏制品均为脱硫石膏。整个项目均为精装修交付,土建装修一体化,彻底避免二次装修所造成大量的材料浪费和对建筑结构的破坏,和建筑设计同步进行装修设计。在装修设计中,采用整体化定型设计的厨房,对各类炊具设备进行整体集成。采用耐久性好、易维护的外立面材料,保证美观的同时,提高建材的使用寿命,减少材料的消耗。
图4.3 土建装修一体化 |
2.5 室内环境质量
项目外墙构造为:加强网布+抗裂砂浆(6.0mm)+YF改性聚苯板(50.0mm)+YF改性聚苯板(50.0mm)+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B07(普通砌筑)(200.0mm)+预拌砂浆(水泥砂浆)(20.0mm);主要房间外窗构造为:采用5+9A+5+9A+5的隔热铝合金中空玻璃窗;分户墙的构造为:预拌砂浆(水泥砂浆)(20.0mm)+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B07(普通砌筑)(200.0mm)+预拌砂浆(水泥砂浆)(20.0mm);分户楼板构造为水泥砂浆(20.0mm)+钢筋混凝土(120.0mm)+水泥砂浆(20.0mm),结构楼板上铺地暖和木地面。
良好的隔声结构,为营造良好的室内声学环境创造了条件,避免室外噪声及邻里之间的噪声干扰,室内保持安静的环境,有利于住户的休憩以及睡眠。
本项目室内通风系统集成了新风热回收、空气净化、置换送风三个系统技术,营造室内清新、健康的空气环境。
进入室内的空气经过新风净化,去除空气中的PM2.5颗粒及气态污染物。该系统包含初效过滤,IFD微静电过滤,HEPA高效过滤,三重净化,净化效率>95%。保证进入室内的空气质量。首先,当排出室内空气时进行热回收处理,夏、冬季经过“冷量回收”与“热量回收”,将室外空气预冷或预热,送入室内,降低空调或采暖的能耗,更加节能。整个过程通过地面送风,顶回风的置换送风方式,新鲜、清洁空气以低速从地面送出,在房间内形成新鲜的“空气湖”,即使雾霾重重,关上门窗,室内也始终可以呼吸到清新洁净的空气。采用低温热水地面辐射采暖系统进行冬季采暖,提高人体舒适度。
住宅为精装修交付,以低碳,节能,节材,环保为原则,对装修材料的选择完全采用无毒,无害的绿色环保建材,严格控制室内装修建材的VOC,合理用材,节约用材,强调居住的健康要素,增强舒适度。
项目设置先进、可靠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具有实时监测、智能运行、远程控制和系统开放特点。
该系统能控制户内灯光、窗帘、卷帘、空调、地暖、新风、浴霸等设备。操作末端具有清晰、直观的可视化界面,无需学习,方便各个年龄阶段的人使用;可在手机上自行编辑,设置一键离家、回家、会客、聚餐等场景模式;中控屏可实现家居控制、安全布防、接听对讲、联系物业等功能。
同时可绑定手机,通过手机APP管家实现:1、通过手机端,可远程控制室内家居设备;2、访客来访,可远程接听对讲及开启单元门;3、家中有非法入侵时,可远程调看视频,及时了解情况;4、乘坐电梯、出入门禁等都可以用手机实现。
图4.4 可调外遮阳
2.6 运营管理
项目运营阶段制定绿色建筑运营管理制度,明确物业各部门职责。制定专项管理制度,如节能管理制度中包括空调、照明、电梯专项;节水管理专项中包括节水管理措施、雨水机房管理规定、工艺流程说明、系统操作规程、运行检查要求;节材管理制度中包括对废弃物的收集管理及处理、耗材管理;绿化管理中包括对杀虫剂、除草剂使用管理的规定、绿化用水管理、屋顶绿化管理。
本项目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包括可视对讲及安防系统、闭路监控系统,视频安防监控系统与公安110联网,为住户提供人身及财产安全保护。设置火警自动报警系统、火灾应急广播系统、火灾警报装置、电梯监控系统、消防专用对讲电话系统通信系统由小区通信网络机房引来的通信光缆引入楼座单元电信间,有线电视系统,为住户提供清晰的有线电视信号。
项目设置了物业管理信息系统,物业管理信息系统功能完备,该系统可以实现重要资源共享、系统功能与实际需求相符或贴近、系统运行正常等功能。
信息提供单位名称: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湘骏置业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