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与节能委员会官网!

团体会员

首页 > 案例展示 > 绿色建筑项目

深圳壹海城北区1、2、5 号地块(01 栋、02 栋A 座、02 栋B 座、二区商业综合体)

  时间:2020-06-22 16:20   浏览:0

一、项目概况

深圳壹海城北区1、2、5号地块(01栋、02栋A座、02栋B座、二区商业综合体)。项目坐落于盐田区沙头角街道深盐路以南,海景路以北,集办公、公寓、商业为一体的大型城市综合体项目。

项目由3个地块组成:1号地块由一栋办公楼(24层),两栋商务公寓(A座31层、B座32层),及4层裙房和地下2层组成;2号地块包括地上3层商业和地下1层;5号地块包括中央公园及地下2层。

总用地面积6.16万m2,总建筑面积近19万m2,其中办公面积为3万m2,商务公寓面积为3.5万m2,商业面积为4.9万m2,地下总建筑面积为6.9万m2。

获奖情况:

深圳市绿色建筑示范项目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三星级

国家绿色建筑创新奖一等奖

深圳市绿色建筑创新奖一等奖

6深圳壹海城北区1、2、5号地块1.jpg

二、技术措施

2.1建筑布局

项目北侧为盐田区政府,东西侧为酒店及居住项目,南侧临海,依山傍水,地理位置及环境优越。合理进行建筑布局,采用中轴线布局,1号地块为高层建筑,5号地块为中央公园,2号地块为15m左右的小商业群,高层集中布置,项目集商业街、办公、公寓、中央公园为一体,形成城市区域级公共空间,同时中轴线设计,有利于建筑的自然通风,形成良好的室外风环境。

2.2屋顶绿化及立面绿化

该项目采用大范围的屋顶绿化及立面绿化,在办公楼4层屋顶设置有屋顶花园,在AB公寓3层设有架空层、设计有屋顶绿化及相关活动设施,2号地块商业屋顶均为屋顶绿化,屋顶绿化面积为4575m2,屋顶绿化率为59.6%,在AB座公寓的立面设有种植池,种植有植被,形成较好的立面景观效果。


image004.jpgimage006.jpg

           屋顶花园绿化                                   立面绿化

2.3建筑综合能耗(围护结构及设备)

本项目对围护结构性能进行优化分析,外窗选用普通铝合金LOW-E中空玻璃,实现良好的自然采光及自然通风,同时根据建筑功能和负荷特点,采用多种空调系统,细化空调分区,分别进行空调系统的设计,本项目地下一层为商业、超市,采用水冷螺杆式中央空调系统,机组能效为二级能效,机组COP为5.95,超市末端采用全空气组合风柜,商铺采用风机盘管加独立新风;1号地块1-4层商业裙房大空间商铺、1栋办公楼,2栋AB座公寓及2号地块商业采用变频多联机,机组IPLV大于4.28,达到国家一级能效。

电梯采用有群控及变频调速,合理调配电梯,减少人员等待,降低电梯能耗。

办公区域采用新风热回收系统,每层设置独立新风系统,采用全热回收,每台风量为5000m3/h,热回收效率达到70%,充分回收室内冷量,减少空调能耗。

走廊、楼梯间/门厅等公共场所部位照明在消控室设置照明控制系统进行集中控制,公共部位、地下车库采用LED灯等节能灯具,各部位的照明功率密度及照度值达到《建筑照明设计标准》的目标值要求。

2.4可再生能源利用

根据深圳地区光气候特点,项目选用了太阳能热水系统做为本项目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方式,在AB座公寓采用分户式太阳能热水系统,上部12层,共96户每户一台太阳能热水器,系统在运行中有效避免了热水收费,每户自产自用,避免矛盾,热水系统均高效运行,运行中达到了较好节能效果。

2.5非传统水源利用

该项目结合区域气候特点,功能分区,综合统筹利用各种水资源,采用节水器具、节水灌溉、雨水收集、中水处理回用等措施。

项目收集5号地块中央公园下沉广场周边3000m2范围内的雨水,经雨水收集管网收集进入雨水机房,进行处理后回用于绿化浇灌、道路冲洗,雨水年收集利用量为2801m3。

项目自建中水站,位于5号地块地下二层,占地约300m2,处理能力 为11.26m3/h,再生水源来源为生活污水,污水处理工艺为膜生物反应器(MBR)处理工艺,经过生物反应、沉淀、消毒、过滤、活性炭吸附、再经二氧化氯消毒,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要求,用于绿化灌溉、道路及广场冲洗、车库冲洗用水及办公、商业、餐饮、文艺活动中心等冲厕用水,并保证管道内部输送中水存在部分余氯以保证用水水质;中水年利用量为52714m3。

image007.jpg image009.png

            中水机房                                   雨水机房

2.6铝膜技术

在建筑材料利用方面,壹海城地块公寓和写字楼外墙在施工中均使用铝制技术。替代了传统的木质模板,对天然林的保护效果特别明显;余料均可回收再加工,损耗小,且表面光滑,可以达到很好的清水模效果。

2.7自然采光措施

5号地块设置下沉广场,周边商业有效利用室外采光,减少地下商业白天照明用电,同时设置5处玻璃采光井,采光面积约160m2,减少负一层地下车库节能照明用电,同时在3-2号地块商业裙房的中庭上方设置有950m2的天窗,以改善裙房的采光条件。

image011.png

image013.jpg

            下沉广场                                   采光井

2.8智能化系统

项目设置完善的智能化系统,主要包括:智能化系统包括智能化集成系统、信息化应用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公共安全系统、机房工程、建筑环境、建筑设备管理系统,监控系统对空调主机、新风机、送风机、排风机、电梯、空气质量监控系统进行有效监控,保证系统高效运行。

空气质量监控系统:在地下车库设置CO监控系统,根据地下空间的CO浓度来调节通风机组的通风。

2.9公共活动空间

项目在中央公园,公寓架空楼层,办公裙房屋顶开辟公共开放空间,有利于增加公众的活动与交流空间,提高了建筑的亲和力,建筑楼层架空用作绿化休闲等,有助于改善环境质量,增加公共活动空间。

 image015.png image017.png

              中央公园                                   架空公共空间

2.10商业服务配套

项目设计有大量商业服务设施,有餐饮商业街,有华润超市,有裙房商业,功能齐全,类型多样,能满足公众各类生活需求。

3.项目综合效益分析

3.1经济效益:该项目在原项目定位基础上为实现绿色建筑增加了约60元/m2的增量成本,相对常规建筑每年节约常规电能约230万kWh,建筑节约用水量5.5万m3,经济效益显著。

3.2 环境效益: 该项目每年常规节能减排标准煤约530吨,太阳能光热减排标准煤约20吨,共计减排标准煤550吨;中水回用减排污水排放5.2万m3,雨水利用节约自来水0.28万m3。

3.3社会效益:该项目集办公、公寓、商业为一体的大型城市综合体项目,充分利用地理优势,营造良好的商业及社区氛围,同时展现项目所采用的各类节能技术措施,宣传绿色建筑,融入绿色生活理念,社会效益显著,为商业类综合体项目的绿色节能示范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4.品质提升和健康人居措施

项目从设计阶段开始考虑节地、节水、节能、节材、室内环境质量和运营管理6方面内容,对整体及周边资源充分利用,关注业主的舒适度和生活上的便利,广泛应用绿色建筑技术,为用户提供舒适、健康、绿色体验。

项目依山傍海,地理位置优越,在整个项目的规划设计中,始终秉持了因地制宜的设计理念。项目中央公园的设计,改善了城市综合体高密度的传统印象,开阔了建筑的整体视野,在后期实际的项目运行中,中央公园成为市民喜爱的休闲活动场所,实现了人与环境的相融,践行以人为本的理念。

项目屋顶大面积采用屋顶绿化,公寓采用立面绿化,地面采用乔灌草结合,形成整个建筑高度的分层次绿化,达到良好的景观绿化效果,全方位提升公众绿化质量的直观感受。

项目办公商业设置有全热回收新风系统,即保障室内空气质量,又回收冷量,减少空调能耗,同时在地库设置有CO监控系统,可根据CO浓度自动启停风机,保障地下空间空气质量,提高项目品质。

项目通过运用智能化控制系统,包括空调通风、电梯、照明、空气质量等,结合住户及办公人员的行为习惯,保障其在建筑中健康舒适的环境,提升居住体验。


信息提供单位:深圳万都时代绿色建筑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万科滨海房地产有限公司、深圳华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深圳市万科物业服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