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机场场址位于北京市大兴区榆垡镇与河北廊坊广阳区交界处,场址范围为京九铁路以东,永定河左堤路以北,密涿高速、京台高速以西,礼贤镇大礼路以南。整个场地以榆垡镇南各庄村为中心,距北京市中心46千米,距廊坊市中心26 千米,距涿州市中心37公里。北京新机场处于京津冀三地主要城市之间的中心位置,地理位置优越,周边交通网密布,在促进区域合作上具有先天的区位优势,可以发挥区域中心功能,带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
北京新机场本期占地27km2,远期占地45km2,由飞行区、航站区、货运区、工作区、机务维修区及其它区域共同组成。北京新机场在决定建设之初就引入绿色机场的理念,紧密结合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的需要,将高效、优质、绿色等理念全面贯彻落实到机场全生命周期,将新机场打造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效、优质、绿色新国门。北京新机场定位为“低碳先行者、绿色建筑实践者、高效运行引领者、人性化服务标杆和环境友好示范”,力求引领中国机场建设,打造全球空港标杆。并于2018年获得北京绿色生态示范区的称号。
1.土地立体化集约利用。机场区域内部土地利用结合周边区域规划与交通系统规划综合布局,达到机场内外规划的有效衔接与融合。最大化节约土地资源,实施空间一体化开发,组团式开发各地块地下空间。航站区地下设立高铁、城际铁路站点,实现立体化高强度开发,提高运行效率。机场内部工作区采用“小街区、密路网”的策略,街区地块尺度为110m,鼓励混合用地,有效优化交通组织,营造工作区宜人的街道空间。
2.空铁一体化无缝衔接。北京新机场实现了“一体化布局、立体换乘”。高铁、城际、快轨等多种轨道交通南北穿越航站楼。旅客可以通过站厅内的大容量扶梯直接提升至航站楼的出港大厅,实现了真正意义的“零距离换乘”。航空旅客与其他交通工具换乘区域控制在约 500 米宽,100 米进深的范围内,实现了“无缝衔接。”
3.流程高效人性化布局。新机场航站楼采用五指廊放射构型加陆侧综合服务楼的绿色创新设计,实现全流程高效运行。大幅缩减旅游登机步行距离和行李运送距离,机场近机位指向性强,旅客中转时间较国内外大型机场更加高效便捷。减少飞机滑行时间,有效降低碳排放和污染排放,践行低碳环保。
4.整合创新打造低碳机场。北京新机场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目标,着力构筑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机场体系。空侧利用空地一体化运行仿真技术,从空域、地面、环境影响、运行效率等方面综合比选、优化设计。优化后机场地面和空中衔接顺畅、运行效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陆侧采用Ecotect、CFD 等软件模拟、确定建筑合适的体形系数、提高自然采光利用,降低热辐射,加强围护结构保温多手段实现节能减排。机场整体布局新机场供能系统,创新性地将地源热泵系统、集中燃气锅炉系统、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和冰蓄冷系统有机结合。通过多手段创新融合,着力打造低碳机场。
5.海绵机场全过程管控。北京新机场“海绵机场”的建设在结合新机场建设条件和考虑新机场水敏感问题及相关限制因素的基础上,科学确定径流总量控制、径流峰值控制、径流污染控制、雨水资源化管理、防洪排涝控制和水环境保护6大控制目标,通过下设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低于85%、常规排水系统重现期控制在5~10年、超常规排水系统重现期控制在50年三个具体指标进行落地把控,构建“海绵机场”低影响开发的全过程雨水管理。
6.构建丰富生态景观营造良好工作环境。通过构建“一轴、一带、一环、多点”的绿化景观结构,在工作区设立大量景观公园。此举不仅有效保留机场景观生态功能、改善工作生活环境、调节局部微气候,还从机场实用功能性出发,通过景观设计与调蓄功能结合,显著提高机场的调蓄净化能力。机场通过建立隔声设施、污水处理厂等措施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充分响应环境友好和人性化服务的整体目标。
7.机场内部全面实现绿色公共交通全覆盖。北京新机场贯彻低碳出行的目标,提高外部公共交通进场的频次与速度。在航站区鼓励公共交通出行,公交优先,引导机场客流线形成合理的出行结构。在工作区也实现绿色公共交通全覆盖,构筑工作区人员至航站区、飞行区、外部城市中心点的公共交通和有效换乘。
8.智慧化管理,打造世界一流智慧机场。以实现“Airport 3.0智慧型机场”的运行管理理念为规划目标,搭建新机场的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数据服务共享、移动管理等五大技术支撑平台,从机场运行、安全、服务和管理的实际业务出发,构建航班生产运行、旅客服务及运行管理、空侧运行管理、综合交通管理、安全和安防管理、商业管理、能源管理、环境与噪声管理、货运信息管理等九个应用平台,打造成为“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智慧机场示范区域。
9.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发展,实现全面深绿与多种可再生能源的高效利用。北京新机场综合考虑国家和北京市绿色建筑综合发展进程,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发展。全场40个项目按照建筑面积按照三星级不低于80%,二星级及以上不低于90%,一星级及以上不低于100%实施。在全国同等尺度园区建设中尚属首例。同时新机场积极开展多种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应用。通过建设地源热泵系统、太阳能光伏系统、太阳能热水系统三大可再生能源系统,实现新机场可再生能源实际利用比例达到18.6%,高效利用可再生能源,在全国生态园区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中处于领先地位。
北京新机场通过详尽研究,建立了自己的指标体系。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高效运行、人性化服务”4个方面提出了54项绿色建设指标,其中有21项达到国际和国内先进水平。
为确保绿色理念的贯彻落实,新机场指挥部成立了绿色建设领导小组与工作组,多次召开会议研究和决策,同时与工程建设基本程序相融合,建立了一套“指导-复核-优化-确认” 的绿色建设实施程序。通过过程控制实现目标与实施效果的一致性。
信息提供单位: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