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国家标准《零碳建筑技术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启动会在中国建研院召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一级巡视员倪江波、处长林岚岚、调研员孟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副主任梁俊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副处长刘彬出席会议。《标准》顾问组专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专家委员会主任崔愷院士、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周大地、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专业委员会主任王有为、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委会主任马骏、国家发改委能源所主任康艳兵参加会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环境与节能标委会秘书长邹瑜主持会议。
中国建研院副总经理王清勤致欢迎辞。他首先对长期支持中国建研院工作的各位领导专家表示感谢,回顾了中国建研院在近零能耗建筑领域所做的工作,并就中国建研院下一步加快部署零碳零能耗建筑与社区的相关科研标准,提出了工作重点与方向。
倪江波在发言中指出,为积极落实国家“3060”双碳目标,城乡建设领域2030碳达峰专项行动方案正在研究编制,建筑物碳排放在终端碳排放占比巨大,应按照“早达峰、低峰值、压翘尾、短平台、深中和”的总原则开展本领域减碳工作。从过去长期工作经验来看,建筑领域标准提升对行业影响最为广泛,《标准》应以“支撑指导任务分解、综合考虑分级覆盖、逐步迈向能碳双控、保持全口径碳覆盖”为原则开展编制,对确定建筑领域碳达峰的路线图和时间表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常务副会长李德英介绍了协会在零碳建筑方面开展的相关研究、工程实践和评价标准等工作,从行业发展的角度说明《标准》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表示协会作为联合主编单位,将配合中国建研院做好标准编制工作。
周大地指出,本标准的启动非常及时必要,从气候变化和碳中和整体要求出发,建筑领域应严格控制建筑面积总量,加快提升新建建筑能效水平,加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淘汰建筑部门化石能源消耗,逐步提升电器化水平,迈向全面零碳。康艳兵、马骏分别从零碳建筑相关定义制定、标准内容加强与国家整体规划相结合、绿色金融支撑零碳建筑发展等方面提出了工作建议。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建研院专业总工程师、《标准》主编徐伟对标准的编制背景、目标与定位、前期研究主要结论和编制筹备工作进行了介绍,提出了标准编制的分工建议和下一步工作计划。
《标准》编制组对节能低碳标准体系的关系、零碳建筑相关定义与逻辑、绿色电力对零碳建筑影响、碳交易机制引入等重点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来自建筑节能减碳领域20家科研、设计、建造、碳交易相关单位的30位编委和来自绿色地产、建筑产品部品、国际机构的特邀代表共100人参加启动会。
(来源: 中国建研院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