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23日-29日是全国节能宣传周,主题为“节能降碳,绿色发展”。“十三五”以来,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节能减碳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建筑节能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从顶层设计、生产、建造等建筑全过程大力实施“减碳”行动,促进建筑业绿色转型发展。例如发布《严寒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提升建筑能效水平,推动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执行75%节能标准,引导超低能耗建筑发展;再如有效推动装配式建筑快速发展。
以预制率35%的30层住宅项目为例,PC装配式建筑较传统建筑可节约工期20~45%、减少能源消耗20~40%。装配式钢结构集成模块建筑快速推广,也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
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的减碳工作成就
绿色建筑
2020年新建绿色建筑占城镇新建民用建筑比例达77%,截止2020年年底,全国获绿色建筑标识项目累计达到2.47万个,建筑面积超过25.69亿平方米。
节能建筑
截止2020年底,全国城镇新建建筑设计与竣工验收阶段执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比例达到100%,全国累计建成节能建筑面积超过238亿平方米,节能建筑占比达到63%,全国累计完成超低、近零能耗建筑面积1000万平方米。
装配式建筑
2020年全国新开工装配式建筑共计6.3亿㎡,较2019年增长50%,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约为20.5%。
全国新开工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4.3亿㎡,较2019年增长59.3%,占新开工装配式建筑的比例为68.3%。
全国新开工装配式钢结构建筑1.9亿㎡,较2019年增长46%,占新开工装配式建筑的比例为30.2%,其中新开工装配式钢结构住宅1206万㎡,较2019年增长33%,截止2020年年底,全国共创建国家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328个,省级产业基地908个。
节能改造
十三五期间全国累计完成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面积5.14亿平方米,2020年全国各省(区、市)完成公共建筑能耗统计72579栋,能源审计1394栋,能耗公示12733栋,能耗监测3117栋。截止2020年年底北方地区清洁取暖率达到约65%,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清洁取暖率达80%以上,清洁取暖水平显著提升。
(来源:中国建设报)